党的建设

重温激情岁月 传承三线精神—参观贵州三线博物馆随感

发布时间:2022-09-01

  826日至827日,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第二、第三党支部、机关第一党支部联合开展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赴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和水城区蟠龙镇二道岩村开展实地党史学习教育和帮扶捐赠活动。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荷城街道老城区内,是国内第一家以“三线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逐一参观了各个展厅。一件件锈迹斑斑的器具,一张张历史照片,充满年代感的“三线建设”见证物,仿佛把人拉回来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我们得以有机会重温三线建设历史,感知三线建设精神。 

  19645月,针对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大三线”建设方针,决定在中西部13个省、自治区进行一场以“备战”为指导思想,以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为主的大西南三线建设。“好人”是把最好的人员输送到三线,“好马”是把最好的物资设备配置给三线,被选中上三线的人,都感到无上光荣。大西南三线建设,包括成昆铁路,攀枝花钢铁厂等建设项目,毛主席非常重视,邓小平同志亲自抓,由彭德怀,李井泉等同志任三线建设总指挥。 

  

好人好马上三线 

  六盘水煤炭基地是与攀钢配套的煤炭供应地,在贵州西部煤藏丰富的六枝、盘县、水城三县境内开发建设。基地取三个地名的头一个字,诞生了“六盘水”这个地名。1965年,来自全国25个省市的13万名基建工程兵、技术人员、职工以及50多万吨物资,4000多台机器设备,陆续集聚六盘水。“四川太阳云南风,贵州下雨如过冬”。各地的“好人好马”进入贵州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夜郎之国”,油毛毡棚、芦席棚、草棚之类简易房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群山沟壑之中,他们自嘲为“五风楼”,即地面和四面都透风。不少地势低洼的简易房,碰到下大雨,早上鞋、盆漂了一层。但大家乐观以对,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谱写下一曲曲创业之歌,创造出了一个个时代奇迹。煤炭工人喊出了不想爹不想妈,挖不出煤不回家的口号,他们就是用这样的精神让六盘水实现从一穷二白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历史跨越,成为贵州工业化先驱,擎起煤、电、钢、建材等工业经济的四梁八柱,把六盘水变成了“江南煤都”。作为科研国家队的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这种吃苦耐劳,不达目标不罢休的精神。 

  

三线建设者的口号不想爹、不想妈,挖不出煤不回家 

  六盘水是一个用火车拉来的城市。六盘水的煤必须通过铁路运出去,成昆铁路的贯通是其关键。成昆铁路全长1096公里,穿越地质大断裂带,是一条在世界筑路史上堪称奇迹的铁路。19649月,以铁道兵为骨干,40万筑路大军开到成昆铁路建设工地,在那些“气死猴子吓死鹰”的千山万壑中安营扎寨。许多战士付出了宝贵的生命。譬如打炮眼,一人掌钢钎,一人抡大锤,突遇山体塌方,坐在地上掌钢钎的人来不及躲闪,当场牺牲。那时铁道兵每一个团都有一个烈士陵园,掩埋烈士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七八十人,整个成昆线每一公里就有一位建设者长眠在青山之中。铁道兵就这样以牺牲自己的健康甚至是生命为代价,用血肉之躯扛起了一条钢铁大动脉。 

  当年用统筹法指导三线建设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被三线建设者的精神所感动,他说:多难的数学题我都有可能解得出来,但我无法解出他们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为此,华罗庚亲笔写下了“常到三线峥嵘地,少到江浙鱼米乡。生身故乡非不爱,更爱三线练人场。” 的诗篇向三线建设者们致敬。 

  

华罗庚题词 

  参观结束后,大家深刻地体会到“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永不褪色,要永远铭记三线建设者们的英勇事迹,要把三线精神发扬好、传承好。 

  (矿床室第一党支部武丽艳,刘燕,蓝江波供稿;刘亮摄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