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进展

矿床室第41期 “青年学术论坛” 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07-17

  7月14日下午,矿床室第41期青年学术论坛在矿床室三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期以“大数据与数值模拟”为主题,邀请到本室邱文洪、陈贤两位年轻科研人员作报告。论坛由朱经经研究员主持,地化所40余名科技人员及研究生参会。

  邱文洪博士报告题目是《SEDEX型矿床中胶状黄铁矿的自组织成因:来自热力学和数值模拟的约束》 。报告人首先指出胶状黄铁矿被广泛应用于恢复沉积环境及成矿过程,胶状黄铁矿成因的精确限定是矿床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并介绍了胶状黄铁矿在沉积岩及热液矿床中的分布特征和显微结构,提出黑色页岩和SEDEX矿床中的胶状黄铁矿与其他热液矿床具有显著不同的显微结构和矿物组合,但其成因尚未厘定。随后结合精细的矿物组合和显微结构研究,报告人基于扩散反应模型及经典矿物成核生长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沉积环境中胶状黄铁矿的生长过程,指出胶状黄铁矿的层状结构具有自组织成因,并非受控于外部流体成分的变化,并指出富铁流体向含硫体系中的扩散过程及黄铁矿前体矿物的快速结晶是胶状结构形成的关键,其模拟结果与天然样品的实测特征具有很好的契合。在此基础上,报告人通过改变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对天然样品胶状结构的多样性进行了进一步模拟和讨论。最后,报告人讨论了胶状黄铁矿的对沉积环境和成矿过程的指示意义。

邱文洪作报告

  陈贤博士报告题目为《利用I型花岗岩Nd-Pb同位素组成制约地壳增生机制及前寒武构造演化》。报告人首先指出大陆地壳增生和构造演化是非常重要的地球科学问题,但目前学界对大陆地壳增生机制尚存争议,对缺乏古老岩石记录的前寒武地壳构造演化也不清楚,前者关键在于不清楚不同构造背景在地壳增生中所扮演的角色,后者主要由于缺乏能约束构造背景的前寒武火成岩记录。尽管获取大量基性岩地球化学关键指标可以用来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然而许多大陆(尤其微陆块)缺乏足量的前寒武基性岩记录,极大的制约了直接通过基性岩地球化学指标来示踪地壳增生构造背景及地壳构造演化,需利用间接途径来获取大量基性岩地球化学信息。随后报告人介绍了一种新方法来揭示上述问题,他以中亚造山带东端的松辽地块为例,利用I型花岗岩Nd-Pb同位素组成来探讨松辽地块中-新元古代地壳增生机制和构造演化。以花岗岩Nd模式年龄代表地壳增生时间,结合花岗岩及亏损地幔Pb同位素组成,反演I型花岗岩的基性原岩U/Pb比值及Pb同位素组成演化规律,最后得出松辽地块在1.55-1.2 Ga时期可能通过俯冲作用完成地壳增生,在1.05-0.75 Ga期间可能通过陆内伸展作用完成地壳增生,该微地块在中-新元古代时期的构造演化可能经历了俯冲-碰撞-陆内伸展复杂过程。最后,报告人指出,该新方法为今后研究大陆地壳增生机制及前寒武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陈贤作报告

  两位科研人员的报告内容丰富详实,条理清晰,会议气氛活跃,与会人员就相关科学问题,与报告主讲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促进了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取得良好效果。

  (邱文洪 陈贤/供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