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年会系列之七:地质流体与成岩成矿作用

发布时间:2009-04-28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系列报道 ·

地质流体与成岩成矿作用

地质流体是近年来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次会议收到较多的关于成矿流体、变质流体和成油流体的文章;由于包裹体是获取和研究这些流体的最佳选择,所以许多论文深入讨论了各类包裹体的测定及其与地质流体的关系。

国内对地质流体已进入状态方程的研究阶段。段振豪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建立地质流体状态方程的原理、适用性及其地质应用。他和他的团队已建立了一系列天然流体的状态方程和相关的物理化学模型,并广泛应用于甲烷水合物、岩石—流体的相互作用、包裹体、油气与地热勘探、地球大气层的起源研究,以及二氧化碳地质储藏等。

在研究地质流体时,离不开热力学参数的计算。不言而喻,刘斌自主开发的烃类包裹体热动力学参数计算软件受欢迎是理所当然的了。

许多论文通过包裹体的研究探讨了矿床成因。如阿尔泰南缘克兰盆地VMSCu-Pb-Zn矿床、胶东地区金矿床、白云鄂博Fe-Nb-REE矿床、东秦岭兴桥金矿床和浙江大桥坞铀矿床的成矿条件、成矿过程和成因。有人报道了在远离盆地的岩浆岩和变质岩地区找到的油气包裹体,表明无机成因包裹体的存在;黄骅坳陷幔源二氧化碳气的研究,指出它们有有机成因、热变质成因及幔混源成因等多种类型,其中幔混源成因二氧化碳具有工业价值。

近年来对包裹体的研究颇有进展:如采用红外显微镜进行榴辉岩金红石中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或通过喇曼光谱研究氯盐溶液中阳离子对水分子氢键影响的喇曼效应;研究高分子烃类与烃包裹体的喇曼特征,以有助于测定流体包裹体的盐度和油气包裹体的成熟度;利用显微傅立叶变化红外光谱定量计算了包裹体中烃类碳链的长度,有效测定包裹体成分和成熟度。

                                              大会秘书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