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Jeremy P Richards 教授访问地球化学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3-06-24

应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的Jeremy P Richards教授于2013年6月20日访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并做了题为“Post-subduction porphyry deposits: The Tethyan belt as an example”和“Writing Scientific Papers”的精彩报告。报告会由钟宏研究员主持,所内部分科研人员与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Jeremy P Richards教授是斑岩铜矿领域的知名学者之一,在2003年担任经济地质学家协会(Society of Economic Geologists)的International Exchange Lecture, 他在Economic Geology、Geology、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等刊物发表的文章被其他学者多次引用,并作为四名编辑之一参加了“经济地质学家协会百年纪念专辑”的编辑工作。

Richards教授在第一个报告“Post-subduction porphyry deposits: The Tethyan belt as an example”中,介绍了铜和金在硅酸盐岩浆中的含量受到“硅酸盐熔体量/硫酸盐熔体量”所控制的现象,即R = (mass of silicate melt)/(mass of sulfide melt) (Campbell and Naldrett, 1979)。由此推测,富含铜的岩浆可以形成于相对低R的环境中,但会导致残余的硫化物中相对富含金,而这样的残余硫化物在后续熔融事件中能够产生相对富含金的岩浆。该理论将后俯冲构造环境中的斑岩型铜金矿和低温热液矿床的形成,解释为俯冲改造的岩石圈的重熔,对于研究特提斯构造带中的斑岩型铜金矿床、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个报告中,Richards教授介绍了如何写好科研论文。凭借他多年作为学术刊物编辑、审稿人、作者的经验,和他对国际学术刊物的深入了解,Richards教授细致全面的介绍了在撰写、投稿、发表科研论文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他的介绍风趣幽默,讲解精辟简洁,为听众提供了实用的知识和技巧。

报告结束后,Richards教授与参会人员针对斑岩铜金矿床和科研论文写作进行了现场交流。当天下午,Richards教授和他的学生王睿以及我所张兴春研究员、朱经经助理研究员一同启程开展野外地质考察、样品采集等合作研究工作。

                                  (矿床室 赵成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