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我国人为活动向大气排汞的特征及生态环境影响研究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发布时间:2009-03-29

近日,由本所冯新斌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我国人为活动向大气排汞的特征及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按计划圆满完成了项目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顺利通过了结题验收,并被验收专家组综合评定为优秀。

该项目共分三个课题进行,其中:由李仲根博士负责的“我国人为活动向大气排汞清单的建立及控制人为活动向大气排汞的对策和策略”课题,选择了我国主要的大气人为汞释放源如燃煤锅炉、炼锌活动、土法炼汞、垃圾填埋场等,研究了汞向大气释放的特征及规律,利用质量平衡方法计算出不同人为源汞的释放因子,估算了不同人为源向大气释放汞的量,评估了不同大气污染控制设施对汞的脱除效率。张晓山研究员负责的“我国典型区域大气汞的分布特征及沉降通量的研究”则在我国广大地区进行了大气汞及其湿沉降的观测研究,特别是在我国青海高原瓦里关大气背景站的观测和在北京地区观测研究取得的第一手宝贵资料,对了解和认识我国大气汞污染的状况具有明显的基础意义;课题组首次对我国亚热带森林小流域大气汞沉降及收支进行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南亚热带森林流域凋落物沉降是森林汞输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亚热带森林流域对大气汞的滞留能力强于寒温带森林。该成果丰富了人们对森林系统在汞循环中的作用认识,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冯新斌研究员负责的“贵州典型汞污染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演化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运用野外模拟实验,研究了水稻在不同程度的汞污染土壤生长过程中,体内甲基汞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了水稻中甲基汞的来源问题,认识了水稻积累甲基化的过程,确定了土壤不同来源汞具有不同的甲基化能力的新认识。本项研究成果属于原创性研究,打破了国际学术界长期以来关于食用鱼和水产品是人体甲基汞暴露唯一途径的传统认识,解决了甲基汞在陆地生态环境系统分布的控制因素,为认识甲基汞在陆生植物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为避免矿区广大居民甲基汞的暴露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理论的认识。

该项目截至目前为止共发表论文51篇,其中国际刊物(SCI34篇,国内刊物17篇;培养研究生16人(博士研究生11人,硕士研究生5人),其中1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4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1人获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奖,1人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及全国百篇博士论文提名奖。项目执行期间,课题组与日本、挪威、斯洛文尼亚、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有关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先后有13人次参加了全球及亚太地区的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该项目首席科学家冯新斌研究员曾先后获200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2008年“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及“中国科学院王宽诚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并于200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鉴于该项目实施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影响,地球化学所目前已争取到与该项目相关的科研项目7项,其中重大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863资源环境领域自由探索项目1项、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1项,为深入开展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地。(谢国栋 供稿  网络中心编辑)